结合系部实施方案,我系按照教研室为单位的分组领学和教师个人自学、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学习。在认真扎实地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上,12月23—24日分别开展了教研室为单位和全体系部教职工的交流研讨。
一、教研室为单位的开展积极交流讨论情况
研讨活动中,旅游教研室教师充分认识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融合历程就是真真实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程,教师不仅要对此有高度的认识更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是我们民族自信的基础。
外语教研室研讨过程,对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说明,教师们认识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融合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一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至关重要。
人文教研室研讨中,老师们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谈思想认识、讲学习体会、说工作思路。大家表示,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共同实现中国梦。
二、系内全体教师交流研讨
12月24日结合教研室交流讨论,我系党总支开展了系部的集体研讨。研讨中,三位教研室主任总结汇报各教研室的交流讨论情况。蒙古族乌兰敖登老师以自己蒙古族文化语言的研究,充分说明了学习使用好作为基本交流工具和科学文化知识重要载体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族同胞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更顺畅地沟通与交流。
通过此次学习,系内教职工明确了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能更好地夯实文化认同,培植、壮大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